|
數據庫基礎:1.1.2 數據庫系統發表時間:2020-02-26 08:20 1.1.2 數據庫系統 一、組成數據庫系統的5個主要部分 1.數據庫 ?數據庫是與應用彼此獨立的、以一定的組織方式存儲在一起的、彼此相互關聯的、具有較少冗余的、能被多個用戶共享的數據集合。 2.數據庫管理系統(DBMS) ?數據庫管理系統(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), 是一種負責數據庫的定義、建立、操作、管理和維護的系統管理軟件。DBMS位于用戶和操作系統之間,負責處理用戶和應用程序存取、操縱數據庫的各種請求。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: 數據定義:定義并管理各種類型的數據項l數據處理:數據庫存取能力(增加、刪除、修改和查詢) 數據安全:創建用戶賬號、相應的口令及設置權限l數據備份:提供準確、方便的備份功能l常用的大型DBMS:SQL Server、Oracle、Sybase、Informix、DB2l桌面數據庫管理系統Visual FoxPro,Access 3.數據庫管理員(Database Administrator, DBA) ?數據庫管理員是大型數據庫系統的一個工作小組。 ?主要負責數據庫設計、建立、管理和維護數據庫,協調各用戶對數據庫的要求等。 4.用戶?用戶是數據庫系統的服務對象,是使用數據庫系統者 ?數據庫系統的用戶可以有兩類:終端用戶、應用程序員。 5.數據庫應用系統 ?應用系統是指在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的軟件平臺上,結合各領域的應用需求開發的軟件產品。 二、數據庫系統的特點 1.數據的共享性好,冗余度低,易擴充?! ?/p> ?數據庫中的整體數據可以被多個用戶,多種應用共享使用;數據共享。 2.采用特定的數據模型 ?數據庫中的數據是有結構的。數據庫系統不僅可以表示事物內部各數據項之間的聯系,而且可以表示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。 3.具有較高的數據獨立性 ?數據和程序的獨立,把數據的定義從程序中分離出來,簡化了應用程序的編制,大大減少程序維護的工作量。 4.有統一的數據控制功能 ?有效地提供了數據的安全性保護、數據的完整性檢查、并發控制和數據庫恢復等功能。 1.1.3數據模型(Data Model) 實體聯系模型(ER模型) 1.實體聯系模型 ?實體-聯系模型為數據庫建模提供了3個基本的語義概念:實體(Entity)、聯系(Relationship)、屬性(Attributes)。 2.實體:具有相同屬性或特征的客觀現實和抽象事物的集合。該集合中的一個元組就是該實體的一個實例(instance) 3.屬性:表示一類客觀現實或抽象事物的一種特征或性質。 4.實體型?屬性值的集合表示一個實體,而屬性的集合表示一種實體的類型,稱為實體型。 5.實體聯系?實體聯系是指實體類型之間的聯系,它反映了實體類型之間的某種關聯。 6.二元實體(型)間聯系的種類:?一對一聯系(1:1) ?一對多聯系(1:n)?多對多聯系(m:n) 數據庫系統模型(數據模型) (1)結構型(層次型—Hierarchical Database):樹狀結構l用樹形結構表示各類實體以及實體間的聯系。在數據庫中,對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數據模型稱為層次模型。 (1)有且僅有一個節點無雙親,這個節點稱為“根節點”。 (2)其他節點有且僅有一個雙親。 ①優點:數據結構類似于金字塔,不同層次間的關聯性直接簡單 ②缺點:數據縱向發展,橫向關系難以建立 (2)網絡型(網狀型—Network Database) 將每條記錄當成一個節點,節點與節點之間可以建立關聯,形成一個復雜的網狀結構。網狀數據模型的典型代表是DBTG系統,也稱CODASYL系統。 l在數據庫中,對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數據模型稱為網狀模型: ?(1)允許一個以上的節點無雙親。 ?(2)一個節點可以有多于一個的雙親。 ①優點:避免數據重復性②缺點:關聯性復雜 (3)關系型(RelationalDatabase) 關系模型中基本數據邏輯結構是一張二維表l用二維表結構來表示實體以及實體之間聯系的模型稱為關系模型。l在關系模型中: ?通常把二維表稱為關系 ?一個表的結構稱為關系模式 ?表中的每一行稱為一個元組,相當于通常的一個記錄(值) ?每一列稱為一個屬性,相當于記錄中的一個數據項 ?由若干個關系模式(相當于記錄型)組成的集合,就是一個關系模型。
文章分類:
教學資料
|
掃描查看手機版網站